ECS Linux系统磁盘inode满了处理方法 2015年11月30日 Posted by 今生在线 Linux系统会出现inode节点用完的情况,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写入数据。我们先要理解inode,inode是索引节点,每个存储设备(例如硬盘)或存储设备的分区被格式化为文件系统后,应该有两部份,一部份是inode,另一部份是Block。Block是用来存储数据用的,而inode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信息,这些信息包括文件大小、属主、归属的用户组、读写权限等。 inode节点满的时候,参考以下处理方法: 方法一、清理文件 1、删除无用的临时文件,释放inode。 2、遍历寻找0字节的文件,并删除,参考以下命令。 查找/home目录下0字节文件并删除 find /home -type f -size 0 -exec rm {} ; 方法二、修改inode的数量(注意该方法会丢失磁盘数据,建议操作前备份数据) 1、卸载磁盘(本案例是有/dev/xvdb1) umount /dev/xvdb1 2、查看修改前的磁盘inode的数量: dumpe2fs -h /dev/xvdb1 |grep node 这里显示修改前inode数控是983040 3、修改inode的数量的命令: mkfs.ext4 /dev/xvdb1 -N 9830400 4、查看修改后的磁盘inode的数量: dumpe2fs -h /dev/xvdb1 |grep node 修改后的inode数量是9830400 说明修改成功了。 ⚡ Redis: 已设置缓存 (0.51742秒) Updated: 2024年7月22日 at 00:34 ◀ Discuz!3.2后台登陆不上去 Linux下添加新硬盘,分区及挂载 ▶ About the Author今生在线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评论 * 显示名称 邮箱 网站 Δ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。